推广 热搜: 教师  系统  蒸汽  经纪  参数    行业    设备  机械 

END点击关键字可查看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万科:全额偿还!明日打款丨国美系A股突发!面临市值退市风险丨今天,A股两大纪录!丨刷屏!“腰斩

   日期:2024-06-10     移动:http://i.bhha.com.cn/mobile/quote/3429.html

中信证券本次论坛主题为“奋力谱新篇”,为期三天,1500余家上市公司与会,3700多人现场参会,线上各直播平台吸引了超3.1万余人次的访问。中信证券研究团队就2024年宏观经济政策、资本市场走向进行了分享。

其中,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,2024年经济增速有望实现5%的目标。货币政策方面,降成本目标明确,要关注今年年中降息、三季度降准落地的可能性。

中信证券宏观与政策首席分析师杨帆则在政策展望中提到,7月将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,预计将以财税、国企、金融、科技及能源等经济体制改革为抓手,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。

关于股市,秦培景认为,A股将迎来三大拐点,随着政策、价格、外部信号逐步验证,下半年将迎来年度级别上涨行情起点。在配置上,重心将逐步从红利低波转向绩优成长。

朱烨辛:投资端将取代融资端成为政策重心


为本次论坛做开篇致辞的是中信证券近期新上任的高管朱烨辛。今年5月,中信证券公告称,聘任朱烨辛为经营管理委员会执行委员。官网显示,朱烨辛现担任中信证券党委委员、战略规划部行政负责人职务。

朱烨辛指出,在新“国九条”发布后,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更加强调以投资者为本,开启了全新阶段。首先是上市公司质量明显提高,其次是市场稳定性将明显增强。再次是资本市场监管将更趋严格。

“我们认为,在资本市场的新一轮改革中,投资端将取代融资端成为政策重心。投资者的获得感将明显增强,市场生态将得到根本改善,谱写令人振奋的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。”朱烨辛提到。

明明:关注年中降息、降准的可能性


明明对2024年的宏观经济和政策进行了展望。他指出,多数测算结果显示,我国的潜在增速在2008年之后逐步下行,疫情前已下降到6%左右。不过,随着新质生产力逐步发展,制造业向着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方向深入,有望带动长期潜在增速企稳。
“随着特别国债、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,财政对于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上升,全年有望实现5%的增长目标。”明明说道。
关于地产,明明认为,当前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。除上海(9个月)外,一线城市库存出清周期均超过20个月,二线城市的去化周期略短。保交房、降低首付比例下限、支持各地收购房企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等支持政策将助力去库存。
从数据来看,各项利好政策发布之后,3月以来二手房交易继续回升,不过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落后于过去两年同期水平。明明认为,实际按揭利率仍有下降空间。从历史经验来看,商品房销售增速与实际按揭利率更加相关。据他测算,预计202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在7%—8%左右。此外,销售和回购会对地产投资形成滞后影响,预计2024年地产投资的降幅将在6%左右。
关于货币政策,明明总结了五方面操作特征。一是基于流动性松紧,公开市场操作将更加灵活;二是前瞻性降准;三是LPR非对称降息,降成本目标明确;四是关注资金空转,引导信贷均衡投向;五是积极管理市场预期。
明明认为,2024年第一季度货政报告提及“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作用”,后续LPR进一步下行仍可期待。与此同时,对冲政府债供给压力,三季度仍有降准空间,幅度或为0.25%。
关于债市,明明提到,从债券市场的当前交易来看,目前大家的交易策略更多是拉久期,而不是加杠杆。因此,当前的债券交易并不拥挤。在他看来,一揽子化债推进以来,高估值信用债规模不断下行,信用市场高收益资产稀缺行情也继续演绎,收益挖掘更应多措并举。比如城投债,对于重点地区,下沉博弈高票息仍可取;对于经济大省,关注地区内的区县级平台并适当拉长久期增厚收益。
杨帆:融资端“抽水性强”的特点将得到大幅纠正


7月将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,杨帆对财税改革、国企改革、金融改革等方面的前瞻进行了分享。

杨帆提到,预计央地事权将更多与财权匹配,一方面中央将主动承担更多跨区域的公共服务类开支,减少基层压力,并且做到人地钱相挂钩;另一方面,在增值税为主的间接税分成体制和中央大规模财政转移支付之外,逐步增加直接税比重,为地方创造稳定税源。

在国企改革方面,杨帆认为,短期看,国资委或通过鼓励上市公司回购、加大现金分红、大股东增持、实施股权激励等方式改善市值管理。中期看,国企资产证券化空间较大,通过战略性并购重组,注入优质资产、剥离不良资产,公司可以扩大规模,提高盈利能力。长期看,ROE和效率持续提升才是制胜之道。

关于金融改革,杨帆认为,持续化解地产、地方债务和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仍将是未来的重要主题。

“融资端,虽然现在已经恢复了IPO审核,但考虑二级市场的承受能力,我们判断短期内IPO也难以大提速,同时对于退市新规的执行,将会加大对于绩差股的淘汰。”杨帆认为,把好一进一出关口,资本市场在融资端“抽水性强”的特点将会得到大幅纠正。

杨帆还认为,未来在投资者回报端的政策也会不断出台,包括多次分红以及注销式回购等措施。此外,加快一流投资银行和一流投资机构建设或将提速,同时吸引更多的中长线资金入市增强稳定性,支持五篇大文章等政策举措也会加快。

秦培景:配置重心从红利低波逐步转向绩优成长


关于A股走势,秦培景使用了“迎接大拐点”这一表述。他提到,过去3年压制A股表现的三大叙事都将迎来重大拐点:一是“先立后破”的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成效初显,高质量发展下企业将淡化规模,重视盈利,避免恶性竞争;二是新“国九条”重新定位市场投融资功能,以投资者为本重塑市场生态,提高A股回报预期;三是中美战略博弈的天秤向中国倾斜,中国的战略主动性逐渐增强,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。

“我们认为,A股下一阶段的投资范式将是淡化规模、重视盈利,从景气投资的PEG框架转向自由现金流增长溢价,以高质量发展提升投资回报率的阶段。”秦培景说道。

配置上,秦培景指出,由于下半年还需观察政策、价格、外部信号三类信号,因此当前依旧建议坚守红利策略,重点聚焦现金回报的稳定性,适当回避盈利周期性波动显著、投机性资金密集的行业,继续关注自由现金回报率稳定的水电、核电,保费稳定增长的财险。

而随着上述三大信号的不断验证以及投资范式的转变,秦培景认为,以沪深300为代表的、具备不断提升自由现金流增长能力的绩优成长股或逐步占优,重点关注银行、机械、家电、电子、新能源等制造业龙头,产业周期筑底企稳的医药(产业整合、出海破局)以及港股的互联网和消费龙头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bhha.com.cn/quote/3429.html    康宝晨 http://i.bhha.com.cn/ , 查看更多

特别提示: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,真实性未证实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


相关行业动态
推荐行业动态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粤ICP备2023022329号